临床医学(“5+3”一体化)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始建于2002年,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于2015年将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调整为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专业,2019年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本专业深化医教协同,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育人理念,配备高水平教师队伍,汇聚优质医疗教学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卓越医生。5年本科阶段合格者,经学校接收长学制转段生复试录取后,直接进入本校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的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阶段,实施一体化人才培养。
学制:本科五年、硕士三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医学硕士
毕业去向:主要面向各级医院,从事临床医疗、医学科研、医学教育等工作。
注:1.为充分发挥安徽医科大学与安徽中医药大学在学科、人才及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两校联合创办“中西结合临床特色班”。双方分别从临床医学(5+3一体化)和中医学(5+3一体化)专业各遴选15名学生组成班级,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协同探索与实践中西医结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2.第一学年自然科学类、人工智能、英语等通识课程由合肥工业大学选派优秀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第五学年还将遴选学生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开展实践教学联合培养。
临床医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临床医学专业始建于1927年,2019年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依托学校优质师资、多所直属附属医院及临床医学院的临床教学资源,重视对学生临床思维和实践技能的双重训练,强调基础理论、临床实践及科研思维的全面发展。
学制: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毕业去向:医学研究部门、医学院校、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及大中型医院从事科研、教学、医疗工作。
注:本专业新生将随机分流至第一临床医学院和第二临床医学院。其中,在第一临床医学院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中选定2个小班为整合课程班,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临床医学(阜外生活方式医学班)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是在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整合生活方式医学相关课程,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中心开展联合培养的临床医学特色班。以全面实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目标,培养具有临床诊疗能力、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服务能力和良好生活方式医学职业素养的高素质、复合型医学创新人才。注重培养医学生在健康评估、慢病管理、健康促进等方面的前沿理论与临床实践综合能力。
学制: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毕业去向:医学研究部门、医学院校、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及大中型医院从事科研、教学、医疗工作。
麻醉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麻醉学专业始建于2001年,属于临床医学类专业。注重培养具有临床医学和麻醉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专业基本技能的医学生;毕业后具备临床工作能力、良好职业道德素质,能在医疗卫生单位的麻醉科、急诊科、急救中心、重症监测治疗、疼痛诊疗及药物依赖戒断等岗位从事临床医疗实践工作的医疗卫生人才。
学制: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毕业去向:在医疗卫生单位的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疼痛科、急诊科等从事临床麻醉、疼痛诊疗、急救、术后监测、药物依赖戒断、生理机能调控等工作,还可在医学教育和科研机构就业。
注:本专业新生将随机分流至第一临床医学院和第二临床医学院培养。
医学影像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医学影像学专业始建于2001年,属于临床医学类专业,并与放射医学、医学工程等相关学科紧密关联。其培养体系以扎实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为根基,致力于造就视野宽广、基础深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医学影像学专门人才。
学制: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毕业去向:各级医院放射科、超声科、核医学科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影像介入及治疗工作,还可在医学教育和科研机构就业。
放射医学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放射医学专业始建于2018年,属于临床医学类专业。本专业深度融合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放射医学的多学科知识体系。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良好职业素养,掌握放射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扎实临床能力能够胜任放射诊疗、卫生管理及应急处置等多样化应用场景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学制: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毕业去向:从事肿瘤放射诊疗、临床核医学、急慢性放射病的防治、放射卫生管理以及核与辐射突发事件中医学应急等工作,并且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放射医学及相关专业教学、科研等工作。
医学影像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始建于2020年,属于医学技术类专业。本专业深度融合临床医学、医学工程及医学影像技术等多学科知识体系,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医学影像技术基础、实现高级医工融合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毕业去向:各级医院放射科、核医学科、放疗科的技术岗位,或医疗器械公司的相关岗位。
医学检验技术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医学检验专业始建于2000年,属于医学技术类专业,最初为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2013年,为顺应国家高等教育改革,转型为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作为融合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生物技术等多学科的应用型医学专业,该专业依托医学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安徽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博士学位点,构建了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毕业去向:各级医院、血站、防疫、教育、医学类实验技术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
临床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方向)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临床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方向)始建于2016年。本专业深化医教协同,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育人理念,配备高水平教师队伍,汇聚优质医疗教学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卓越儿科医生。5年本科阶段合格者,经学校接收长学制转段生复试录取后,直接进入本校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的3年儿科学专业学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阶段,实施一体化人才培养。
学制:本科五年、硕士三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医学硕士
毕业去向:主要面向各级综合医院的儿科和儿童专科医院,从事儿科学的临床、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注:第一学年自然科学类、人工智能、英语等通识课程由合肥工业大学选派优秀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第五学年还将遴选学生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开展实践教学联合培养。
儿科学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儿科学专业始建于2016年。本专业培养致力于保障儿童健康、提升儿童生存质量的儿科医师。该专业是首批安徽省临床医学重点学科,首批国务院硕士学位授予点。重视对学生临床思维和实践技能的双重训练,强调基础理论、临床实践及科研思维的全面发展。
学制: 五年
授予学位: 医学学士
毕业去向:主要面向各级综合医院、儿童专科医院、卫生保健机构从事儿科临床工作。
眼视光医学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眼视光医学专业始建于2016年。本专业依托学校及附属医院眼科的优质临床与教育资源,致力于培养理论基础扎实、责任感强且具备出色实际操作能力的眼视光医学专业人才。
学制: 五年
授予学位: 医学学士
毕业去向:综合医院眼科、眼科专科医院从事眼科医生、眼视光医生工作;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高等医学院校继续深造学习;从事眼科、眼视光医学方向科研和教学工作。
临床医学(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临床医学(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专业始建于2011年,是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本专业立足基层医疗需求,以“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为培养目标,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系统化的教育,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良好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具备对农村地区常见病、多发病及传染病等疾病的诊疗能力。
学制:五年
授予学位: 医学学士
毕业去向:2025 年及以后新入学的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毕业后须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完成培训后按照定向就业协议规定到定向就业单位服务 6 年(含试用期)以上。
注:本专业新生将随机分流至第四临床医学院和第五临床医学院培养。
基础医学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基础医学专业始建于2001年,拥有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及硕士点授权。依托学校优质师资和教学资源、多家直属附属医院的临床教学资源,发挥教学、科研和医疗综合优势,旨在培养既拥有基础医学知识,又有一定的临床实践经验,更知晓现代生命科学理论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作为医学门类的核心学科,不仅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应用医学奠定理论基础,更深度融合生物科学、药学等交叉学科,通过揭示生命规律与疾病本质为医学实践提供科学支撑。
学制: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毕业去向:在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科研单位、医疗卫生机构、生物及制药行业等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
法医学
法医学专业自2022年起招生,依托学校优质医学资源,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学团队及公安机关实践平台,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本专业属于医学门类,既是刑事司法体系的核心支撑学科,又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深度交叉,为司法鉴定与公安侦查提供科学理论和技术保障。本专业推行“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由高校教授与公安系统首席法医师联合指导;创新引入真实案件教学,依托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强化现场勘查与物证分析实战能力。
学制: 五年
授予学位: 医学学士
毕业去向: 公安部门、检察院、司法机关的法医鉴定机构,相关科研机构或院校从事法医学教学和科研工作。
预防医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预防医学专业始建于1959年卫生系的创立之时,1977年正式招收首届全日制本科生。本专业以探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为核心任务,通过群体干预策略实现疾病防控,具有鲜明的社会性与实践性特征;其特色聚焦“防病于未然”的核心理念,强调群体健康管理而非个体诊疗,形成与临床医学在疾病防治领域的差异化定位。
学制:五年
授予学位: 医学学士
毕业去向: 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卫生机构、卫生监督部门、卫生政策评价机构及相关教学和科研单位。
妇幼保健医学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妇幼保健医学专业溯源于1997年创办的预防医学(妇幼卫生方向),2015年获教育部批准成为全国首个独立招生的妇幼保健医学本科专业。本专业以保障妇女儿童健康为核心使命,兼具突出的社会性与实践性特征;依托公共卫生学院省级重点学科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及出生人口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构建特色培养体系,2021年起连续蝉联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A+(全国第1)。
学制: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毕业去向: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他公共卫生相关机构和科研单位。
卫生检验与检疫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始建于2007年。本专业立足“医学+公卫”交叉领域,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体系提供核心技术支撑,涵盖病原检测、环境监测及检疫防控三大方向;聚焦生物安全与精准检测特色,构建“检验—预警—防控”全链条能力培养体系,重点服务于新发传染病应急处置需求。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毕业去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海关、环境卫生监测部门、食品卫生监测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口腔医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口腔医学专业始建于1984年,属于医学门类,2012年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本专业深度融合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优势,立足安徽、辐射周边、面向全国,致力于培养兼具深造潜力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口腔医学专门人才,学生系统掌握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预防技能。
学制: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毕业去向:综合医院口腔科、口腔专科医院(诊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高等医学院校继续深造学习。
口腔医学(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口腔医学专业始建于1984年,并于2021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作为医学门类下的重要学科,它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等学科存在密切联系。自2023年起,本专业开始招收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旨在培养适应农村基层需要,能够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预防工作的应用型口腔医学专门人才。
学制: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就业去向:2025 年及以后新入学的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毕业后须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完成培训后按照定向就业协议规定到定向就业单位服务 6 年(含试用期)以上,执业注册地点在协议期内为指定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服务中心。
临床药学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临床药学专业历史底蕴深厚,于1999年在全国率先开设药学(临床药理)五年制本科专业,2012年正式更名为临床药学专业,并于2019年通过教育部临床药学专业认证。
本专业作为药学学科的重要分支,深度融合医学、生物学及化学等学科知识,秉持“药学+医学”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强调药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致力于培养能胜任临床合理用药指导、药物评价与研究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专业特色鲜明,实力突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建设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并主编出版全国优秀教材。
学制:五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毕业去向: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医药企业等,从事药学服务、医院药学管理、临床药学研究等工作。
药学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药学专业始建于1999年,并于2023年通过教育部药学专业认证。本专业作为药学学科的核心专业,深度融合医学、化学、生物学等关联学科,旨在培养具备多学科知识与技能,能胜任药物研发、生产、质量控制、临床研究及管理等工作的药学专门人才。专业实力雄厚,依托安徽省高峰学科-药学学科,构建了本、硕、博及博士后一体化培养体系。专业特色显著,拥有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设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主编出版全国优秀教材,并荣获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与一等奖多项。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毕业去向: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医药企业等,从事药品调剂、药物研发、生产、流通和管理等工作。
中药学专业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中药学专业始建于2007年,作为中药学学科的核心专业,深度交叉融合中医学、药学紧密相连,是安徽省重点学科;其二级学科中药药理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点,同时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秉承 “传承创新,医药融通” 的培养理念,专业依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中药研究与开发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等多个高水平实训平台,致力于培养兼具深厚传统中药学理论与现代技术能力,能够从事中药研究、管理等工作的创新人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毕业去向:医疗机构、中医药管理部门、研究机构以及中药生产、经营企业等,从事中药调剂、研发、生产、经营等工作。
应用心理学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应用心理学专业于2002年设立。在学科建设方面,拥有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三个二级学科方向;同时拥有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临床医学(医学心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本专业秉承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色,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心理学专门人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毕业去向:主要面向医疗卫生系统、教育科研机构、公检法系统、大型企事业公司、心理咨询机构等从事心理相关工作,或高等院校继续深造学习。
精神医学专业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我校自2002年设立临床医学(精神卫生方向)本科专业,并于2015年正式设置精神医学本科专业。在学科建设上,拥有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的医学职业素养,掌握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掌握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具备初步临床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的精神卫生专业人才。
学制: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毕业去向:医疗卫生系统精神科、临床心理科、医学心理科、心身疾病科及精神卫生相关单位或继续深造学习。
生物信息学专业
新兴交叉专业
生物信息学专业于2023年设立,是安徽省首个生物信息学本科专业。作为理学门类下的前沿交叉学科,本专业深度融合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统计学,聚焦于转化医学与健康大数据领域,致力于运用信息技术解析复杂生物系统的内在规律,旨在培养具备生物信息分析、大数据挖掘等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毕业去向:科研机构、医疗企业、IT行业(大数据工程师/软件开发)从事生物信息学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服务、管理和教育等工作。
生物技术专业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生物技术专业于1999年设立。作为理学门类下的重点专业,它面向蓬勃发展的生命健康产业,依托学校医科背景及良好的生物学和药学基础,致力于培养兼具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开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专业特色鲜明,依托医科院校的学科交叉优势,着力强化学生“理论素养+科研能力”的核心竞争力。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毕业去向:生物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研究所、高校,或从事管理、研发工作。
生物医学工程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始建于2009年。本专业以“医工融合”为核心理念,致力于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并富有创新精神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学科基础涵盖数理学、仪器学、计算机和生物医学知识,以医学电子与医疗仪器为核心方向,面向医学电子、医疗器械和医学人工智能等领域培养专业人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毕业去向:医疗器械研发、临床工程与医院技术岗位、计算机与电子信息领域的科研及技术管理等。
智能医学工程
新兴交叉专业
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始建于2020年,是一门以现代医学与生物学理论为基础,深度融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工程技术的新兴交叉学科,本专业致力于探索人机协同的智能化诊疗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深入挖掘生命与疾病现象的本质与规律。本专业旨在培养在科学研究、项目开发、组织管理、团队协作、技术创新及健康医疗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复合型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人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毕业去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高校、相关研究院所、智慧医疗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智能医学数据挖掘、智能医学系统搭建、智能医学仪器研发等工作。
化学生物学
新兴交叉专业
化学生物学专业于2023年获批设立,系我校首个化学类专业。本专业面向医药健康产业需求,以“医学材料及器件”为培养核心,致力于培养以化学为基础,融合生物学、医学、材料学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践行精英化教育,着力夯实理论基础与强化实践创新能力;依托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现教师点对点指导学生早期接触科研,形成科研思维和创新思想,旨在为国家培养医工深度交叉融合、引领科技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毕业去向:国内外相关专业深造;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等行业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和管理工作。
护理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护理学专业始建于1999年,2021年通过教育部护理学专业认证,获批临床护理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全国首批护理学一级学科科学学位硕士授权点、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人才项目、省首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护理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省首批应用型高峰培育学科、省首个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依托京江浙沪皖深等地区实力雄厚的实践教学资源,注重学生临床思维和护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培育。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毕业去向:各级医疗机构、医学院校、康复与保健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从事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社区护理等方面的工作。
助产学
助产学专业始建于2019年,依托教育部护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单位、国家级一流本科护理学专业建设点,并拥有省级实习实训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及省级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优质教学资源。实习基地覆盖全国多家三甲医院及妇幼保健院,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具备扎实临床胜任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助产人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毕业去向:各级医疗机构、医学院校、妇幼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从事助产、护理、教学研究或管理工作。
养老服务管理
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始建于2020年,本专业面向国家养老服务事业转型与发展战略需求,旨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现代养老服务管理理念,拥有管理学、社会学、护理学等学科知识储备,掌握养老机构运营管理、养老政策法规、老年照护等专业核心知识和技能,融合中华传统孝老美德和现代爱老人文素养的高素质、复合型本科人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毕业去向: 在政府部门、涉老事业单位、养老机构、社会组织、各级医院、各级养老服务中心等单位从事养老服务管理工作。
法学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法学专业创建于2004年,是安徽省首个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以医事法学为方向的专业,于2016年获批安徽省特色(品牌)专业。法学专业秉承“医法并蓄 济世报国”的育人理念,依托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学科优势,以医法交叉融合为基础,依托独具特色的“法学+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备扎实法律理论基础和熟练法律实务技能,同时具备医学基础性知识和医学基本技能的复合型、创新型法律人才。
学制:四年
学位授予:法学学士
毕业去向: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医疗卫生机构、医药企业、公证处、仲裁委员会等从事法律工作。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专业于202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实行精英化小班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社会急需的医药知识产权专门人才。本专业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应系统掌握知识产权理论基础、具备较强的实务能力,并掌握医药卫生知识、普通高校法律专业基础知识以及知识产权专门学科知识。
学制:四年
学位授予:法学学士
毕业去向: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医疗服务机构、医药企业、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知识产权行政管理、知识产权司法审判、知识产权服务和知识产权企业管理工作。
运动康复
运动康复专业于2023年设立,依托学校临床医学优势,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培养高水平复合型运动康复人才;本专业聚焦“体卫融合”,培养具有丰富运动科学理论知识与熟练掌握康复技能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专业特色以“运动+医学”深度融合为核心,注重临床实践与运动损伤康复,拥有多家直属附属医院及安徽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等优秀实习实训基地。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毕业去向:各级医院康复科、运动队、康养机构、高校及科研单位从事康复治疗、运动防护、健康管理等工作。
公共事业管理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始建于1984年,是国内首批招收卫生事业管理本科的专业之一,于1990年获该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历史悠久,积淀丰厚,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本专业基于“通识教育+临床医学+公共卫生(政策)+管理学”的复合课程设置,构建了以专业能力为核心、实践能力为支撑的人才培养体系。毕业生遍布各级各类医药卫生健康行政管理机构、卫生健康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在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管理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学制: 四年
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
毕业去向:在卫生与健康行政管理部门、医疗机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和医药生产经营企业等单位从事管理工作,或进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继续深造。
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专业始建于2022年,前身是公共事业管理(医疗保险)专业,秉承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展特色的原则,依托安徽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优质办学资源,拥有一支高学历、年轻化、后劲足的师资队伍,并建立了医疗机构、社会保险机构、国内领先的商业保险机构等为主体的实践教学基地网络,形成了“多学科深度融合、医学背景优势突出、学生综合素养凸显”的办学特色。
学制: 四年
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
毕业去向:在各级政府医疗保障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商业保险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社会医疗保障与商业性保险管理与研究工作。
健康服务与管理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始建于2017年。本专业面向国家公共卫生和健康安全重大需求,以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维护人民健康为导向,以我校雄厚的医学课程资源和实验实践体系为依托,融入现代健康管理理念,以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为指引,重点培养兼具医学知识和健康管理、评估、干预等技能的复合型高素质专业人才。
学制: 四年
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
毕业去向:在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健康管理和健康产业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健康服务管理与研究工作。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始建于2021年,本专业以大数据管理与治理为核心,聚焦公共卫生、生物医学及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致力于为实际问题提供量化分析与科学决策支持。课程体系突出医学特色,融合大数据处理技能、医学基础知识与健康数据治理能力的培养,注重提升学生的数据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及多维交叉能力。
学制: 四年
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
毕业去向:在医院信息和数据部门、医学院校和医药研究机构、医学数据分析及其它数据分析行业从事医疗数据分析、健康信息管理、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等工作。
2025年健康服务与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招生简章
2021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我校与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合作举办健康服务与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批准文号:MOE34US2A20212136N)本科生整班招生项目,详情如下:
一、合作院校:中国安徽医科大学、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
二、办学层次:本科
三、招生性质:项目招生纳入国家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培养模式“3+1”,学制四年。
四、招生专业:健康服务与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五、招生计划:整班招生(50人)
六、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健康服务与管理的理论、技术与方法,具备健康风险评估、健康干预等技能,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国际化视野、实践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能胜任我国健康服务管理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复合型人才。
七、核心课程: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康复医学、社会医学、健康管理法律法规、卫生统计学、健康危险因素评估及干预技术、卫生经济学、流行病学、社区健康服务与管理等课程。
八、外教课程:医疗保健简介、医疗应急管理、疾病概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健康管理学、公共卫生学、实验室数据解析、药事管理学等课程。
九、就业方向:医药卫生行政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医疗保险机构、医药服务企业、医学技术支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管理机构、健康养老服务机构等企事业单位。
十、专业特色和优势:
坚持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系统引入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的优质教师资源和精品课程,超过三分之一的专业课程由外方教师全英文授课。中外双方融合教学资源优势,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复合型人才。
十一、毕业证书发放:学生在本科四年级开始之前如学业表现和英语水平等符合录取要求,可自愿选择赴阿肯色州立大学进行第四学年的学习。学生毕业时,既符合安徽医科大学毕业和学位授予要求,又符合阿肯色州立大学学位授予要求的,由安徽医科大学颁发本科毕业证书与管理学学士学位证书,并由阿肯色州立大学颁发理学学士学位证书;仅符合安徽医科大学毕业和学位授予要求的,由安徽医科大学颁发本科毕业证书与管理学学士学位证书;仅符合阿肯色州立大学学位授予要求的,由阿肯色州立大学颁发理学学士学位证书。
十二、收费标准:按照皖发改价费函(〔2021〕221号)文件,健康服务与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费收费标准为21000元/生/学年(在安徽医科大学学习期间)。第四学年前往阿肯色州立大学的学费以该校实际收费标准为准(约17400美元/30学分/学年)。
十三、其它须知:
1.学校不限外语应试语种,但新生入学后,本合作办学专业至少三分之一的专业核心课程以及托福课程均采用英文授课,请非英语语种考生谨慎报考本合作办学专业。
2.学生在入学前三年达到阿肯色州立大学录取要求的,可于最后一年赴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学习。在阿肯色州立大学学习期间,学生的学籍由安徽医科大学和阿肯色州立大学共同管理。
3.如因国际局势或受不可抗力因素影响,造成学生不能如期赴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学习,学校不承担相关责任,学生在安徽医科大学继续完成学业。
4.录取在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学生不得转入非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5.本项目的管理办法见安徽医科大学《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学生培养管理暂行办法》(校外字[2022]2号),详见安徽医科大学本科招生网站招生政策栏。
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81号
邮 编:230032
招生办电话:0551-65161236
专业咨询电话:0551-65116170